懷著強烈的渴望,明確的目標,並在生活中持之以恆,才能達到理想的生活。
本書作者,一名從印度教僧侶到回歸塵世的祭師,後來又成為了企業家、演說家。想告訴我們印度教上師所傳授的教義,不只是只有在寺廟生活中有用,在正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很大的俾益。
這就是學會掌控你的「覺知」,練習恆定力,專注在當下,有意識瞭解你的每個行為都是能量的顯化,只要你試著想如果生命縮短,哪些事你就不會去做,專心在你該專心的事上。
面對環境所帶給你的各種情緒,正向的就吸收,負面的則讓自己的心智去遠離它,不受負面能量的影響,專注在自己,因為生活就是你投入能量到某處的顯化。
老是因為別人的關係而憤怒,你就變成了憤怒的人。也提到若要成為有意志的人,就是不斷重復地練習,直到練到汗流浹背為止。
閱讀過程像是智者在引導,在帶你練習,關於「心智」與「覺知」書中有比較多練習的過程與比較多的詮釋。現代人多被「本能意識」、「潛意識」所控制了行為,而忽略了「超意識」,但只有「超意識」知道什麼對你有利,它是創造力、直覺、靈魂的全知智慧。
生命專注的獻禮,閱讀的過程非常順,很吸引人,而心智的掌握,需要不斷地練習,是不能透過看書就習得的。
摘錄語句: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知道該把心力放在哪些人和事上,因此也會知道不該專注於其他人和事。
✒️「瞭解死亡,不是為了恐懼,而是為了更加珍惜這彌足珍貴的一生。」
✒️每個人都是從取得知識起步,但在這之後,就必須透過,親身實踐才能深化學習,針對主題不斷反覆體驗,才能得到更深入的瞭解。
✒️恆定力的定義:在有意識地選擇把覺知轉移到其他事物之前,將覺知保持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
✒️為了練習恆定力,我以日常生活來展開恆定力的實踐,練習將覺知一次 保持在一件事情上,直到我有意識地選擇將其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這對於擁有專注生活十分重要。
✒️智慧定義為在適當的時機應用所學,時機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