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5
推薦
一本可以讓你深思人生下半場並提早規畫的好書!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還先去健身房鍛鍊身體, 才扛得住先父。 母親還跑去學開車, 方便她接送先父去看病。 實在很佩服母親為了照顧先父, 無微不至地付出。 要是一般人, 搞不好早就跑掉了或出現「照護殺人」的悲劇。 照護他人是極其辛苦的, 旁人無法體會其辛酸與心理壓力, 當然還有照護器具與營養品的財務支出之壓力。 回到此書, 有時看作者為了照顧父母, 父母因老化,無法控制自身情緒, 和作者起爭執的場景, 讀著作者自己快要爆血管的碎碎念, 你會越讀越怕, 希望自己老後不要落到失能、失智, 想申請照護機構卻面臨人力不足、財務不足的窘境。 大家都希望活得無病無痛,死得快活。 不過理想與現實總是差距甚大, 加上現在不少人包含我, 都抱持著「不婚不生、幸福滿分」的想法, 在少子化、超高齡化的雙重打擊之下, 我們能否安然度過晚年與避開孤獨死的狀況, 是個未知數? 作者的母親脾氣有些暴躁, 有囤物的習慣, 常常不顧大家食量, 狂買食物塞爆冰箱, 食物常因此過期, 只能丟棄。 不過後來她照顧姨媽, 從她描敘姨媽的過程, 發覺她姨媽囤物的習慣更為嚴重, 作者和親戚曾一起清理出多達30個45公升垃圾袋的雜物。 之前曾幫朋友清理家中雜物, 從此放棄成為居家整聊師的兼職想法, 整理雜物真的是可怕的噩夢, 你永遠不知道會清理到什麼噁心的陳年物品。 建議大家趁著還有能力, 把家中不必要的東西丟棄, 徹底斷捨離, 讓能量循環可以再好一點, 身心也會比較健康。 如果家裡有長輩已退休, 請想辦法多讓他活動, 包含體力與智力。 人不動就會老得快。 請多找些事情讓他做, 使長輩保持活力, 除了飲食要留意蛋白質攝取, 行有餘力的話, 幫長輩報名熟齡重訓、搖擺舞之類的社交舞, 讓他們保持人脈上、情感上的連結, 還能避開肌少症, 生活還有體力能自主行動。 母親很有先見之明, 已為自己準備好長照險。 我也應該及早為自己第二人生、熟齡生活做打算, 像我是個非常懶的人, 過去運動是為了減肥, 瘦下來就不動了。 讀了此書, 決定要多花點時間在各種運動上, 老了不要拖累身邊的人。 也希望年老時, 眼力還能夠讀書, 使大腦別退化太快。 日本很多方面都走在台灣前頭, 從日本的讀物, 可以推斷台灣未來面臨的超高齡化挑戰, 如綠燈可考慮延長秒數以讓長輩有足夠時間走到對面、 建築導入通用設計以使長輩活得老、住得好等措施。 作者提到照料父母期間, 買了夜壺、成人紙尿布、防水墊, 也提及長輩因腸子蠕動功能變弱, 掛急診去浣腸通便。 突然想到日前參與TEDxXinyi年度大會, 聽陳月卿老師的演講, 她推薦一天一杯精力湯(綠拿鐵), 從她外表完全猜不到年紀, 吃對食物、補充水份、充足運動、知足常樂。 長久堅持下去,讓你晚年不煩惱。 作者一開始辭掉工作,搬回老家照顧爸媽, 沒想到姨丈、姨媽也出狀況, 她來回奔波,照顧四位高齡長者, 隨時與他們鬥智, 書中很多對話, 如果我是作者的話, 我覺得自己理智線早就斷裂了, 她能撐下去並把這些對話都記錄下來, 可以讓還沒踏入三明治世代、隨時可能變成流沙中年的預備軍的朋友有所警惕, 盡早做好風險管理, 想辦法從其他地方來補強社會安全網的不足, 讓自己老後生活是有備無患。 這是一本你讀後會非常難過的書, 更難過的是實情在未來可能會越演越烈。 可預期未來「老老照護」現象會更頻繁, 下流老人的現象會暴增, 孤獨死的情況也會時有所聞。 及早佈署熟年生活, 老後才能活得輕鬆自在一些。 勉勵各位一起努力為人生下半場多設想, 好迎接愉快的晚霞人生。 書中看了有感的句子: 1.如果家人獨自承擔長照工作,遲早會垮掉。 2.女兒不是母親的附屬品,也不是滿足母親慾望的代替品。 3.與同樣有長照經驗的人聊一聊,那怕只要幾分鐘,心情都能輕鬆不少。 總之不要放在心裡,一個人自己扛著,一點好處也沒有。 4.長照生活拖得越長,年輕歲月的父母身影,也逐漸變成難纏老人的形象,快樂的記憶也隨之淡薄。 5.大家可能會罵,哪有人咒父母親快點死 ! 但是,長照費用的影響可能波及子女或孫代,入住安養院的時間越長,就有可能威脅到子女輩的生活基礎,所以不能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6.失智症趨於嚴重,當事人會漸漸無法表達意志,所以先設想好,未來無法簽名等,今後可能會發生的種種狀態,在事前把該辦的事情先辦好,否則困擾的不是被照護的人,而是照護者。 7.沒有實際站在照護的立場,不會了解照護者每天受到恐懼不安折磨的心情。 8.也許老爸從沒想過,自己會活到女兒幫他穿紙尿褲的時候吧。 9.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 P.S. 若想了解你的長輩有哪些補助可申請,歡迎撥打政府長照專線1966,或參考以下文章:https://pse.is/3vcdvv 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https://1966.gov.tw/LTC/mp-207.html P.S. 謝謝遠流企劃芳如贈書,這是一本很棒的好書。 猜你喜歡: 1.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寶瓶文化 2.老後兩代同垮: 互相支持的家人, 為何變成了破產危機? 天下文化 3.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晚年,而不再彼此傷害?(二版)橡實文化 4.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寶瓶文化 5.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母親過世前書寫的日記,讓失智症權威醫師看見,認知日漸受損的患者如何感受世界。大是文化 6.幸齡人生70開始: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做好這些事,安心慢老快樂活. 商周出版 7.如果活到80歲:隨心所欲,不留遺憾!日本精神科權威的幸齡樂活提案. 方言文化 8.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聖經(高齡、退化、長照適用):領導失智護理40年,暢銷350萬冊!手把手教你高品質照顧家人,減輕你的壓力、疲累與無助感. 柿子文化 9.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8個美國案例,從臨床、倫理、法律、機構議題作探討,理解西方最先進的死亡自決觀念及實踐方法,走向善終. 麥田 10.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 心靈工坊 11.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寶瓶文化 12.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寫給肩負照護父母及養育子女雙重責任,每日辛苦生活的你. 悅知文化 13.死於安樂:加拿大安樂死醫師的善終現場記錄與反思. 遠流 14.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墨瑞教授談老年智慧. 大塊文化 15.練習好好變老──你一定會老,但要老得自在從容!醫學博士從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的心理與行為邏輯,消除你對老後的恐懼與不安. 積木文化 16.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 鏡文學 17.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網路與書出版 18.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從零開始,十二週打造延齡慢老全身心,控制三高、血糖、體重,讓你活動自如不跌倒、情緒穩定、日日好眠. 臉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小梶沙羅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