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都被稱為好孩子、好學生。
曾經的我在學校遵守規矩,總是能適時顧慮到他人的感受,避免做出任何不得體的事情。對於情感的敏銳體察讓我擁有高度同理心的同時,也讓我極易陷入燃燒殆盡的狀態,總是因為他人的一言一行患得患失。
想要不被豐富的情緒壓垮,高敏人就極度需要鈍感力練習用以自救。
▍鈍感力的「鈍」,不是「愚鈍」的「鈍」。「鈍感力」是刻意將某些會造成困擾的「敏感」加以鈍化的能力。
鈍感力並不會讓人失去珍貴的同理心,反而讓我更能游刃有餘地將感情表達給真正需要的人,把珍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
☞
🐰先求有,再求好,當個「差不多先生」
大部分高敏人同時擁有「完美主義」以及「拖延」的症狀——因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所以傾向於認為別人無時無刻不對自己投以十二萬分矚目。這種「他人視線地獄」讓自己變得束手束腳,不敢犯錯;也因為不敢犯錯,所以不敢輕易展開全新的挑戰。
然而很多事情,只有行動才會知道結果。「胡思亂想等於沒想」,過分憂慮只會讓自己裹足不前。
▍理想太高,會導致一步也沒有辦法前進。
與其做個「完美先生」,不如成為「差不多先生」。
正如松浦彌太郎所言:「有很多時候,勇氣不是從你的腦袋裡生出,而是從你的腳下湧現的。」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得到相應的反饋,再根據反饋調整方案就能有效地不斷推動工作的運行。
☞
🐰求助與放棄是成熟大人才會做的事
為了證明「自己是個獨立自主的大人」而選擇不依靠任何人的作法其實才是小孩行徑。真正成熟的大人是在關鍵時刻敢於求助和放棄。
作者在文中反覆強調的「他力本願」不僅是一種「放棄」的教義,更是一種「放輕鬆」的教義,教會人們「借力打力」的重要性。「不想麻煩別人」的本質是無法相信別人,也是對自己的過分自信。每個人的能力和視野都極度有限,倘若認為自己能夠處理好一切,待到問題變得嚴重時才感到後悔往往更加無可救藥。
而所謂「後悔」,其實也是對自身力量的過分自信。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非你不可」——所以請別再自以為是,但同時也請輕鬆地明白,我們不需要將全部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我們其實都可以好好利用他人的力量,創造雙贏的機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勇敢承認無知比勉強當個全知更惹人憐愛。懂得示弱、拜託他人的人也更容易和他人製造出深厚的信任和羈絆。
☞
🐰多一點稜角就多一點灑脫
高敏人總是以為,對他人寬容遷就可以贏得他人更多尊重;其實太多的包容體諒就變成了沒有原則底線的濫好人。
在重要的事情上堅持自己的底線,拒絕成為百依百順的圓滑之人。作者在文中提出專注於熱愛事業的重要性——當我們有了熱忱的事物,就無需通過向別人討拍獲得認可,避免不確定的焦慮感,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
有趣的是,善於建立人際關係的人通常態度都有點強硬,然而也因為這份直爽不羈讓他人覺得親近好懂,更容易贏得信任。
▍所謂的世間,其實就是你自己而已。
我們不需要對別人的情緒負責。專注自身,我們只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
兔子是典型的高敏動物,牠們擁有極度敏銳的聽覺和嗅覺,優秀的夜視能力,牠們的鬍鬚甚至可以用以探測周遭環境和物體。然而,兔子也因太過敏感極易產生精神壓力並容易患上疾病,壽命僅有5-12年。
出版社行銷們非常有心地選用兔子作為封面,也隱喻高敏人脆弱的心靈極易受到傷害。
要知道,人類的擔憂90%都不會發生。我們其實都可以從戰戰兢兢的兔子蛻變為不懼他人眼色、獨辟蹊徑的犀牛。
▍球來了就打,你將很有機會發現另外一片天空。換個想法,你會看到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