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社會的真相,我們自己知道就好。」
😈被操弄的多重視角
廣播節目、網路直播、媒體……當一樁社會事件引發大眾關注後,它所掀起的波浪往往會在網路上持續蔓延,並在各方詮釋下,逐漸形成大眾眼前所見的真相。在故事中的惡魔「陳卓威」幾乎缺席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藉由螢幕上自稱的關係人以及專家之口,一點點拼湊出這位惡劣罪犯的出身、動機及犯案手法等資訊。
然而多重視角傳遞的訊息鋪天蓋地的向我們湧來,卻沒有因此呈現出清晰的案情輪廓,反而讓人感到更加疑惑不安,開始懷疑我們眼中的邪惡是否真的其來有自,抑或只是一層層經過加工的傳聞?視角不停切換下我們終會發現消息多數經過了有意的包裝渲染,最終展示在眼前的不過是最吸引眼球的「真相」。
雖然最初的作惡為真,但在迎合受眾喜好的氛圍下,經過操弄後所呈現的畫面早已不是原始的樣貌,比起提供資訊的正確性,有爆點的內容更能夠將熱度跟關注炒到最高點。
😈虛實混雜又帶有神祕色彩的敘事
閱讀這本書的許多時刻都常讓我感到很混亂,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其虛實混雜的敘事手法。作者並沒有平鋪直述告訴我們案件的細節,而是將關於惡魔的一切全都交付予故事中的「他者」娓娓道來。其中最讓我感到手足無措的,是望著眼前琳瑯滿目的線索卻無從下手。
真假資訊摻和在書頁當中難以辨明何謂真實,融入都市傳說的靈異元素更讓真實與虛幻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不清,最初乍看之下只是在裝神弄鬼的謠言,在作者賦予了可能性後又不得不將先前的認知打掉重練。各種經過媒體整理的消息如跑馬燈般在眼前掠過,卻絲毫無法幫助我們貼近事件的核心。我們對故事中千夫所指的惡魔「陳卓威」的認識依舊在雲裡霧裡難以摸清其輪廓,只能任憑他人恣意形塑。
😈謠言惑眾的諷刺世界
最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書中那些因著社會議題延燒而衍生的亂象。謠言在社群媒體上肆意散佈造成恐慌、為了衝收視率找臨演博取關注,更甚者搭著這股受害的浪潮賺取財富;吃瓜群眾躲在螢幕背後不負責任地留下各種狠毒傷人的言論,同時又貪婪渴求著更多刺激眼球的情報。這些打著制裁惡魔之名的行徑,難道不是另一種惡的展現?當資訊的獲取變得如此容易,真相卻反而變得稀薄。在這樣扭曲失序的世界裡,反倒是那些有著詭異恐怖形象的神祕靈體,在人類社會的正義無法發揮效用時,用詛咒讓惡魔在無限循環中反覆品嘗自己犯下的罪業。
/結語
讀完的當下心情很複雜,書中呈現出一個眾人根本不在乎真相,只想挖掘出更多醜陋的世界,殊不知當我們對真相不以為意的同時也成為了散布惡意的共犯,對相關人士留下更多難以磨滅的傷痕。
這本書特殊的偽紀錄片手法,起初會讓人摸不著頭緒,但耐心地看到最後才會感覺到,那種急促的場景切換就像是當前資訊時代下人們閱覽訊息的方式。各種消息幾乎是以秒為單位在腦海中掠過,唯一能留下痕跡的只有那些極具衝擊性的字眼和畫面,當一切的資訊都被切削成如此地步,我們對真實的理解到底還剩下多少?細想都覺得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