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dhartha: Eine Indische Dichtung (1922)
「一個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就只能掛在嘴邊不停地講,不斷地形諸文字。能夠讓人思考和能夠言說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
講述印度婆羅門王子悉達多放棄優渥的生活,獨身流浪、求真悟道的旅程。他在放棄家世背景後,穿過苦行、肉身享樂、商賈名利,甚至情慾紛擾,跌跌撞撞探索身而為人的意義。他一再跌落一再醒悟,終在大江渡口找到平和的解答,那是蘊藏在萬物之中的安寧共鳴。
印象中,1985 年的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還曾以此書為梗,讓我確信它在還沒有網路的年代就是一部知名作品,更是當年許多青年人的心靈啟示之一。或許是其中對「自我發現」「靈性探索」的描繪,對剛萌芽成長的心智有如春風化雨般的吸引力。身處人生迷惘之際,許多人曾把它當成一座燈塔。
然而,中年後再讀,心境卻已迥異。當歲月漸漸洗淨過往的鋒芒,那些探索、碰撞和掙扎雖還令人共鳴,卻不再激起過往澎湃之感,更像一首被風撫過的老歌,餘音悠長,蘊著一絲安靜的豁達。它或許不再是一帖解惑的靈藥,卻是一面照見過往自己的清澈明鏡,讓人想起自己曾在流浪中尋覓過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