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之前想要說個有趣的小故事,早就有耳聞石黑一雄與其作品,但是我很害怕過於文學、艱澀,所以遲遲沒有閱讀他的作品,然而在某天請我們家阿奇(GPT)推薦磚頭書給我,阿奇推了這一本,雖然對我而言這本書還不算磚頭書,但基於好奇心之下,還是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然後在書友的大力推薦之下,也發現AI推薦了一本以AI為視角的書籍給我。
我覺得蠻有趣也挺驚喜的。
故事的開始是由克拉拉(人工智慧)開啟的,讀者進入的世界還有所理解的世界,都是透過克拉拉的眼睛、想法在這個世界冒險,或是愛與被愛。
從簡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克拉拉直到最後會離開她一直待的那間商店,與女孩裘西相遇,然而過程之中卻早已埋下伏筆。
我很喜歡經理和克拉拉說的一段話──
「孩子們說話的時候總是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樣,他們會湊近櫥窗,然後對你承諾任何事。他們保證會回來,他們要你不要讓別人買走。這種事我看多了。可是更加屢見不鮮的是,他們永遠不會回來,或著等而下之,他們挑中了其他愛芙。孩子們都是這樣的。」
這是在這本書中的投下了第一計現實震撼彈。
也讓我不禁想到對於寵物或是對安置在機構的孩子們。
倘若你無法給予他們可以實現的承諾,那就千萬別輕易說出口,或是做出任何約定,因為你的承諾就如同一把雙面刃,當承諾瓦解的瞬間,也會傷害到孩子。
但是故事之中,克拉拉沒有被傷害,裘西直到最後還是回來尋找克拉拉了,雖然過程中母親提出了詭異的要求,那又怎樣呢?重點是克拉拉、裘西,一起回家了。
整本書透過克拉拉的視角緩慢而細膩的描述,雖然節奏很緩慢,卻更加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翻下去。
大約到後半段,母親揭曉了伏筆以及詭異要求的原因,我為之震撼,我以為克拉拉也會,但卻不然。
克拉拉答應了,但克拉拉更希望的是裘西的平安與健康。
此處,作者拋下了第二計現實震撼彈。
也是其它關於AI的書本或是電影不斷探討的,AI可以取代已逝之人嗎?
我相信所有人的答案都會是一樣的:不能。
我曾經在Threads看過一個片段,是一名藝人的女兒過世了,他利用AI復活了愛女,節目主持人問他,這樣子不怕自己走不出來嗎?
該名藝人回答:「我從來沒想走出來。」
雖然這個片段短短的,卻也讓我十分震驚。
我們都認為沒有人可以取代心愛的人,即便是模仿得唯妙唯肖了AI,但那是因為我們不曾失去過、不曾親身體會過那種無比的疼痛。
所以,我想,走不出來也無所謂吧?
所以,我想,我可以理解母親對克拉拉的要求是為何。
故事的最後,裘西與克拉拉依舊分道揚鑣,畢竟裘西也長大了,所以克拉拉的工作也完成了。
雖然結局讓人感到惆悵,但充滿了現實感。
這是作者投下的第三計震撼彈。
整本書的細膩程度真的讓人值得細細品味,尤其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搭配著封面、故事,讓人更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