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楚表達」皆具有扭轉局面的重要性。你是在移除障礙,讓世界更加理解你。
你是否在表達時曾遇過這些困擾?
說話經常被打斷、內容太過冗長、過於簡短讓人難以理解、時常離題,抓不到重點……這些表達上的問題,在任何場合都可能使你受到影響。
在職場溝通、會議簡報、信件往來、甚至是日常對話中,無法清楚表達會導致誤解,降低效率浪費彼此時間,或是錯失握在手中的大好機會。
作者羅斯・阿特金斯曾在被推薦的一場面試中,因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價值而失去工作機會,多年後他不僅掌握了清楚表達的方法,如今更成為 BBC 的主播,被譽為英國首屈一指的表達大師。
本書不僅針對口語溝通提供實用技巧,連信件、簡報內容的整理與表達也有詳細說明。每章皆附有〈我的故事〉單元,補充作者的親身經歷,涵蓋的重點相當豐富。
/
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這段話——
▶解說的核心是:
・提供受眾所需或我想傳達的所有關鍵資訊。
・確保這些資訊能被理解並對受眾有幫助。
你的目標對象是誰?當我們在思考對話內容是否抓住重點時,也要考慮到談話對象的性格與知識背景,才能達到最佳溝通效果。
▶了解對象是成功溝通的基石,根據對象來調整溝通方式。
在〈我的故事〉中,作者提到他曾爭取到能與新聞台總監詹姆士·哈定有十五分鐘會面的機會,討論關於調整他主持的節目以及對串流新聞節目的構想。
他觀察到的詹姆士特點是:抓重點速度極快,對內容理解後會立即轉換話題。所以會面前他精簡說明內容,放棄非必要細節,保留最關鍵的資訊。
而這樣的準備與反覆演練,也讓他成功獲得節目調整批准,並且構想得到支持。
然而,他面對的若是完全不同個性的人,這樣的調整可能反而會導致補充不足,因此,根據談話對象性格特點來調整溝通內容,是很重要的一環。
/
▶解說是對特定主題的重要資訊進行高效萃取與分享的過程。
除了進行溝通時要牢記的 10 項原則,我認為第三章〈清楚表達七步驟〉也很值得參考。
一、策劃:釐清目標,了解自己正在做什麼,提升表達準確性。
二、蒐集資訊:核實資訊的正確性,解答聽眾的疑問。
三、篩選資訊:只保留最相關、最重點的內容。
四、整理資訊:思考如何吸引聽眾注意,確認「溝通主線」,針對每條主線完成資訊排列。
五、串連資訊:將所有素材組織成清晰且吸引人的內容。
六、濃縮:進行取捨決定,在細節上精雕細琢。
七、傳達:通過流暢的變化與適度的間歇,使訊息更加動人、易於吸收。
▶無論是一句話、一個數字或一個關鍵詞。我將這些關鍵點稱為「勾子」,勾住受眾的思緒,牢記你的訊息,並引導他們思考或期待接下來的內容。
談話過程不僅只有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包含傾聽對方的需求與觀點,但當你遇到想主導對話,總將話題移到自己身上的對象時,「逃脫語」有助於讓焦點轉向你想談的主題,同時也不失尊重。
「它幫你從『不想待的地方』連結到『你想去的地方』。」
以下為作者經常使用的逃脫語(僅列出部分):
・你說的沒錯,這很重要,不過同樣重要的是……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另一個相關的課題是……
・對於這一點,我同意你的說法,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
・你說的沒錯,而這只是其中一項議題……
甚至是如何回答你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作者也有舉例說明。
在對話時,我也曾遇過每句回應都以「我」開頭,或將每個話題移轉到他身上的人,所以關於書中這部分,覺得很實用。
/
▶我們的生活由資訊塑造,而資訊的品質取決於我們如何表達自己。
作者與同事聊起對清楚表達的執著時,同事說:「這就像清洗窗戶。窗戶髒了,還是能看到外面,但如果擦乾淨,視野會更清晰。」
「清楚表達就像擦亮窗戶」,作者認為這正是本書的核心。
無論是實際對談、演講分享、還是書面郵件,若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僅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重點,也能大幅提升溝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