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島讀臺灣》出版後,廣受關注臺灣文化與獨立書店的讀者喜愛。此書不僅帶領讀者認識臺灣各地的十六家獨立書店與其背後的故事,也喚起了人們親自走訪書店的渴望。
作為《島讀臺灣》的續集,《旅讀的理由》延續對獨立書店及其文化的關懷,作者再次親自走訪另外的十二家獨立書店,介紹更多屬於愛書人的避風港,也分享了店長們一路走來的經營故事,甚至是店長們推薦的書單。
◆ 心得
距離我讀《島讀臺灣》已經有兩年了。雖然它不是我大推特推的讀物,我依然對它印象深刻。因為我還記得,當時讀完《島讀臺灣》後,平時不太會逛獨立書店的我,卻意外地非常想帶著書去進行一場「獨立書店之旅」。
可惜因為孩子的年紀還不適合讓我在旅行中安排如此靜態的行程,這念頭也隨著時間淡去。對於在旅途中遇見獨立書店,我僅抱持著隨緣的心情,不刻意安排。
讀完《旅讀的理由》後,我好像又找到那股衝動了。兩年後的現在,孩子長大了一點,我們母女二人已經能在餐廳待一、兩個小時,距離我夢想的「獨立書店之旅」好像更近了。有趣的是,不只是「理由」找到了,閱讀中的我竟然也開始想像自己開書店!(而且還和先生爭論地點XD
但也因為這樣的想像,當我看到店長們在經營的想法或經歷時,有許多是認同或有共鳴的。像是「堅持賣自己想賣的書,即使沒有人要買」,我就絕對會做這樣的事!或是在某些客人在書店結緣的故事時,我還期待店長接著說,他們接著回來拍婚紗照了。
🖋️
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也對這些店長們充滿了敬意。不只是因為每一家書店的開始,其實都是一場賭注,也不只是因為他們能把對書的熱情轉化成一間書店,更多的是他們面對「書店經營不易」的這種,或許可稱作「夢碎」的困境,他們沒有呆坐著上網發牢騷、罵書價,而是抱持的善良、創新且有彈性的想法,細膩地,讓書店活下去。
或許是因為閱讀當下的心境關係,相較於《島讀臺灣》,我讀《旅讀的理由》是更加進入狀況也更能細讀的,我非常喜歡!甚至因此想要再重讀一次《島讀臺灣》了。
大家有讀過《島讀臺灣》嗎?雖然這兩本書是先後兩集,除了結構相同之外,並沒有其他關連性,推薦大家閱讀這兩本書,哪一本、哪一篇先讀,都是可以的喔!
更多好書/書摘:IG @77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