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收到采芹邀約,讀了《東京角落美食》的第一篇,就好喜歡,因而迫不及待地在收到書後,立刻完食~
聚集在角落廚房的人,大多帶著自己的苦惱,但至少在這個安身之處,可以好好地享用晚餐與片刻的安穩,眾人吵吵鬧鬧,不特別同情,只以料理交心,正因如此,這股連結才能超越年齡、超越國界。
當時我留下的短語是這樣的:
჻჻჻჻჻ꔫ჻჻჻჻჻჻჻ꔫ჻჻჻჻჻჻჻჻ꔫ჻჻჻჻჻჻჻჻჻ꔫ჻჻჻჻
看似樸實的味增湯,其實有很多講究,掌控火候、時機,並帶著真心去稱讚與祈禱,如此一來,它便會回應你的用心。
不只料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外在世界就會投射出那般模樣。當無法迴避時便離開那裡,收拾好破碎的心,照護、療癒好自己,便能夠長出與之抗衡的力量,以及被這股力量吸引而來、願意陪伴在你身邊的人。
჻჻჻჻჻ꔫ჻჻჻჻჻჻჻ꔫ჻჻჻჻჻჻჻჻ꔫ჻჻჻჻჻჻჻჻჻ꔫ჻჻჻჻
讀完後,我依然覺得如此,只是在這股氛圍之上,又增添了愛的味道,有家人的愛,還有周圍關心自己的朋友的愛。
🔖就只是食物好吃,卻讓人覺得心靈滿足、湧現力量。明明狀況沒有半點改變,卻覺得應該會沒問題吧。
/////
在讀過這麼多小說後,對於章節的安排開始比較敏感,為什麼作者要安排味噌湯為第一章、為什麼章節順序是這樣,當中逐漸釋出的線索,都在引導讀者去傾聽、猜測。
🔖感覺那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寫的筆記,似乎是為了要傳給某個人而留下來的筆記本——不是寫成條列式的內容,而是用口語寫下來的,還有加對話框補充訣竅,手畫的插圖也相當豐富。
當中刻意安排不同的料理初心者」的作法,有人「沒有好好地聽食譜說話」,導致料理失敗,有人則按照那些小訣竅,慢慢地手藝越來越好——聆聽是關鍵,那本食譜從對某個人到某些人喊話,而他們有沒有好好地聆聽,確實地接受這些愛的語言,影響了料理的味道。
🔖不管是在泰國還是日本,廚房裡都一樣要讓燉煮菜冷卻,這樣才會入味。
🔖無論今天有多麼空蕩蕩,只要在容器裡裝滿食物,雙手合十說「開動了」,一定能看到明天來臨。每吃一口東西,呼吸就變強一些。
🔖透過烹調及餐點與附近居民交流,並且藉由繼承家庭料理,學習靠自己的雙手守護健康及生活,這樣吧。講起來就是好好做菜、好好吃飯、健康過活吧。
🔖妳要好好吃飯。無論何時都要吃好好的飯。只要能吃東西,總會有辦法的。
就像最後書腰背面所寫——
჻჻჻჻჻ꔫ჻჻჻჻჻჻჻ꔫ჻჻჻჻჻჻჻჻ꔫ჻჻჻჻჻჻჻჻჻ꔫ჻჻჻჻
尋找歸屬的味噌湯、渴望幸福的漢堡排、迎向明天的豬肉馬鈴薯、飽含愛意的拿坡里義大利麵。今晚的菜單,是為誰而做?切碎苦悶,過濾煩惱,卡住的思緒在大火裡拌開,別忘記加兩匙自信,與僅此一份的心意。
從一個角落到另個角落,從「我開動了」到「我吃飽了」,心與胃袋的重量一起增加,今天吃下的每一口──會變成明天充滿力氣的呼吸。
჻჻჻჻჻ꔫ჻჻჻჻჻჻჻ꔫ჻჻჻჻჻჻჻჻ꔫ჻჻჻჻჻჻჻჻჻ꔫ჻჻჻჻
每份料理都蘊藏著心意,無論是做菜的人、或吃飯的人,都可以在享用料理的過程紓解壓力,再透過好好吃飯、好好咀嚼,將裡頭的祝福填入胃裡,填充力氣與元氣,迎接接下來的每一道挑戰。
再次謝謝皇冠出版采芹的邀約~原本以為是單純以一個核心地點展開的料理療癒故事,沒想到最後有個回馬槍 (⸝⸝o̴̶̷᷄ ·̭ o̴̶̷̥᷅⸝⸝) 看到書腰上寫著「極品系列第一集」,不曉得後續會怎麼發展,很期待後續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