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5
推薦
最強科學戀愛指南
■  本書的主旨是「協助讀者明智地、目標明確地談戀愛,可以看清自己的壞習慣、調整交往技巧,並進行重要的關係對話。」 —— Logan Ury 🌟導讀: 美好的關係是建構出來的結果,而非緣分降臨巧遇。 「長久的關係」並不會憑空降臨,它是選擇產生的結果總和,包括我們何時該開始找對象、遇到錯人要如何分開、遇到對的人何時安定下來,以及如何溝通和共同邁出下一步。好的選擇能替你譜寫幸福的愛情篇章,不好的選擇會使你離幸福更遠,一再陷入有害感情迥圈。 🌟心得: ●|三大有害感情心態|✏️ 下列三種心態的人,都是被不切實際的期待所害。 浪漫派:對感情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們想找靈魂伴侣,希望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就像童話故事一樣。 浪漫派的成因主要受白馬王子和公主、童話結尾「從此幸福快樂」、浪漫喜劇的「美麗邂逅」、社群媒體上的假象。 完美派:對伴侣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們喜歡探索全部選項,希望能完全確定做出正確的選擇。 完美主義派的問題在於錯失恐懼症 FOMO 猶豫派:對自己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們認為自己還沒做好交往準備。 猶豫派需要給自己設定最後期限、做功課準備、自我揭露(宣布)、認同自己新身分、累積經驗、自我安慰與體諒、斷絕前任 ●|長期伴侶重要的特質|✏️ 當我們想穩定下來時,專家建議離開具有玩很瘋、高度性吸引力和低承諾等短期伴侶特質的對象,因為這些人可能還沒有做好安定下來的準備。 再挑選伴侶時我們可能會受到聚焦錯覺(focusing illusion)高估某些特質。 最常被高估的特質: ➤ 財富 ➤ 外貌 ➤ 和自己相似的個性 ➤ 共同興趣 專家調查發現,只要雙方能彼此尊重與給予空間,情侶能各自探索自己的興趣,並分享拓寬眼界。 被低估的特質: ➤ 情緒穩定&心地善良(如何對待沒有利害關係的人) ➤ 忠誠心(具有人生各階段朋友) ➤ 成長型思維(如何處理人生問題) ➤ 能引發你最好的一面(和對方相處後的感受) ➤ 處理爭執、做出困難抉擇的能力(清楚表達、溝通) Logan Ury 認為交友困境也與交友軟體的設定有關,大多數的交友軟體會讓我們看到一些好衡量的特質,例如身高、職業、年紀,但這可能讓我們「錯誤認為這些特質很重要」,實際上我們並不會因為一公分之差就排斥認識某些對象,但在我們設定時卻把這些對象移除了。 並且我們會拿著這些這些可具現化特質貨比三家浪費精力,甚至最後決策癱瘓,或自行腦補一些根據個人印象的細節,導致見面後大失所望。 因此建議我們盡量把篩選條件調寬,不要因為職業刻板印象類的小瑕疵拒絕見面,衣物最多和三個對象約會,拍張優質照片增加曝光和正面、具體、誠實的自介。 ●|約會完八項反思|✏️ Logan Ury 也建議每次見面結束後,我們要對當天的約會自我評估,確認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感受。 一、對方引發出我的什麼性格? 二、在約會當下我的身體有什麼感覺?僵硬、放鬆還是介於兩者之間? 三、約會後,我覺得更有活力還是更沒活力? 四、對方有沒有讓我感到好奇的地方? 五、對方能讓我大笑嗎? 六、覺得自己的心聲或想法有被聽見嗎? 七、與對方相處時,我覺得自己有魅力嗎? 八、我覺得著迷、還是感到無聊,或是介於兩者之間? ●|承諾的力量|✏️ 情侶進入下一階段關係的方式,心理學家把這分為兩種:「決定」和「滑行」。決定指,做出刻意的決定讓關係轉型;滑行則是,不仔細思考就跳進下一階段。 研究認為以「決定」的方式進入下一階段的情侶,通常會有更健康的關係。關鍵在於刻意決策思考後給予承諾,藉由「確定關係」的對話,會讓兩人明白對現在階段、未來走向有沒有共識。 是否存在交往或婚姻決策點,是影響幸福的關鍵因素。 🌟總結: 除了上述內容,還有一個在該類型書籍比較常被討論到的問題就是依附理論/依附關係,普遍來說當雙方都是安全型依附時這段關係會比較容易長久,因為雙方安全感很足夠,不會因為暫時失聯陷入負面情緒反應。 比較糟糕的是當焦慮型與逃避型相愛,一個棄而不捨打破沙鍋、 一個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偏偏這兩者又有致命吸引力。 因此在踏入關係之前,最好建立起足夠的信心,讓我們成為安全型依附者,避免陷入一段糟糕的關係之中卻又難捨難分。 關於愛情觀念書籍的分享,除了《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英文是如何避免孤獨死,哈哈),對於男性戀愛時的心態培養我推薦《男人的愛情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以平常心多跟異性自然相處,避免成為討好者、誘惑者或競價者,就能遇到磁場、人生觀相符的伴侶。
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
洛根.尤里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