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4
慈悲喜捨—森林僧人的生命之書
難以想像的一本書。 - 年輕時的比約恩,完全符合年少有為的定義,26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的財務長,卻在內心某種感受的觸動之下,到泰國出家當僧人。成為僧人,不只遠離家人朋友、工作金錢更是與整個資本世界切割,成為一個回看內心,追尋自我的人。 成為僧人的比約恩,剃去頭髮,遵守寺院規則。在沒有金錢、小說、慾念的日子裡,一天一餐、隨喜化緣、步行修生、冥想打坐。在不同寺院中,擔任不同的角色,有時候真的只有自己,有時候像一個執行管理之人,在所遇之事當中,察覺自己的情緒,學習放下,學習體悟自己「可能錯了」。 書中描寫作者17年的修行之路,有許多值得記錄的哲理。佛陀的第一項禮物,是把注意力停留在自己的身體上,而不是立刻相信大腦的所有念頭;佛陀的第二項禮物,是沒有什麼事物是恆久不變的,包含苦難;佛陀的第三項禮物是正視自己的內心,引導注意力,去注意自己真的想注意的事。 但是更為觸動我的,其實是作者因為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選擇還俗的日子,他以為自己已經是一顆智慧小圓石,卻在僧人的日子與外界世界的巨大差異下迷失自我定位,直至18個月後才走出憂鬱。我認為,46歲後的日子,才是生命對作者17年出家生活最真實且殘酷地考驗,當掌握哲理之後,面對另一個世局,是否有能力轉念、走下去。 這也是我最敬佩之處,作者走出迷惘,分享自身經驗,儘管生命最後面對漸凍症威脅,心靈的強大幫助他直面生死。 這是一本作者比約恩的生命之書,「我可能錯了」也成為我們在面對爭執、困頓、衝突、挫敗之時,一個轉念的重要關鍵,回看內心,放下執著,心其實可以由自己掌握。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