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介紹】
故事主角是一位懶惰到不行的國王,他懶惰穿衣服、戴皇冠,不論大小事他都不想自己動手,都要僕人幫忙。
有一天國王看著望遠鏡,要僕人一下往右一下往左看,這時他看見了一隻貓,貓咪右手拿著寫著「DONGURI」(橡實)的袋子,左手拿著一顆橡實,就在下一秒橡實竟然變成了一條大魚,國王嚇了一大跳,命令僕人將貓咪帶來。
國王拿走了貓咪手上的袋子,要貓咪告訴他橡實變成魚的原因,被綁住的貓咪只好說出橡實的秘密:「拿著一顆魔法橡實,念出咕哩咚、咕哩咚,然後許願,願望就會實現。」
於是國王拿出一顆橡實,念著「咕哩咚、咕哩咚給我大餐」,眼前馬上出現了一整桌的料理;他又拿出一顆橡實,念著「咕哩咚、咕哩咚給我一堆金幣」眼前變出了一大堆的金幣。國王開心極了,想著有了魔法橡實,他就可以不用自己做事,真是太棒了,於是把他還了一顆橡實給貓咪後,就把貓咪和僕人趕出了城堡。
之後的日子,國王用魔法橡實許願好多事情,像是幫他洗澡、變出軟綿綿的棉被等,國王變得比以前更懶惰了。漸漸的,國王覺得有點孤單,他想看看大家過得如何,就把自己變成了一隻貓。
變成貓的國王走進城裡開始四處搗蛋,只到傍晚準備要把自己變回來時,發現⋯竟然沒有了橡實!沒辦法變回來了!沒想到⋯
過幾天,城堡來了新國王,而這位國王竟然是當時被踢出城堡的貓咪,而變成貓咪的國王,就懶洋洋的躺在城牆上曬太陽呢。
【讀後淺談】
作者說過這故事的靈感來自於小時候的咒語遊戲,遊戲中他們想出了隱形咒語、時間暫停咒語等,讓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好玩,而且念咒語時,手上還需要拿著一種特殊的物品,像是葉子、樹枝或橡實。
我想不論時代如何改變,擁有「魔法」、「咒語」元素的故事和遊戲都能吸引到孩子的目光。
而且咒語很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可以隨意的組合詞語,不論是誰都可以設計專屬自己的咒語,而咒語可以擁有活潑的音調和律動,展現出語文的有趣性。
故事中的咒語「咕哩咚」來自橡實的日文發音「DONGURI」,作者將語詞的順序調換,變成了「GURIDON」(中譯為「咕哩咚」),從貓咪手上的袋子可以發現這個小細節喔!而咕哩咚咕哩咚,聲調先高後低,還重複了兩次,讓語文產生了律動,讓孩子在念讀時可以充滿印象。
故事的結局也很有趣,當我看到國王變成貓咪變不回來時,心想著糟糕了,那不就沒有國王了嗎?國王應該會很緊張吧!讓人忍不住想要看結局。一翻頁,作者來個故事大轉折,一開始的貓咪竟然變成了國王,而變貓咪的國王竟悠哉悠哉的在曬太陽睡覺,感覺國王如願以償,可以更有理由的懶惰下去了,真是讓人忍不住大笑。
另外,每頁的邊框,作者畫上了灰色的粗線條,線條中畫上了皇冠的圖案,串連成邊框,像歐式城堡中的雕刻圖案,同時也代表著故事內容與國王間的關係,這邊框的圖案可以讓孩子試著去辨識圖案和人物間的關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