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4
兜轉、兜轉
(古早心得,慎入) 上一次看高台樹色的文是〈穿堂〉的時候,當時只覺作者的故事慢熱溫和,簡單的浪漫絲絲縷縷的涵蓋了整部作品,是個沒什麼波折依然動人的佳作。 但到了〈白日事故〉,沒寫出來的、更細密的鈍痛像是扎破了萬事盛意的美好因子,得來不易,前路崎嶇。 易轍在尚且懵懂的年紀就喜歡上許唐成了,於他,這個人是對門鄰居,是少數對他好的人裡最溫柔的一個,也是他的觸不能及。 沉默的少年都怎麼喜歡一個人呢?無非就是全世界只聽他的話,讓往東不往西;努力念書想追上對方,然後在面對面時安靜的用盈滿熱烈的眼望他。 一開始是亦步亦趨的追逐,到後來,許唐成慢下腳步,兩人終於並肩。 許唐成看明白了他藏都不藏的喜歡,始終貧瘠的心被少年人的目光灼燒。他動心了,愛上了,其後的半生就著萬般信賴交到了易轍手中,平凡的小幸福都忘懷不了。 在那之後,故事的基調緩而甜蜜。他們的愛一點也不轟烈,取而代之的是綿長的深刻。 你能非常明顯的感受到此時此刻他們正心無旁騖的愛著彼此,年下固執堅守,年上溫暖包容,再難有比這段相戀更好的事了。 然而,命運捉弄。 也許是主角出櫃後選擇開明以對的家庭看多了,他們又多是除了愛情一概不在乎的絕情者,在真正看到一個傳統家庭更符合現實的激烈反抗時,我居然感到不敢置信。 太多為你放棄世界的愛情了,但誰終其一生做得到只愛一人呢?又憑什麼只有撕心裂肺的衷情於一才叫愛? 不是所有人都有踽踽獨行的勇氣,一下子便決定放棄長達二十幾年的親情更是違背人性,更何況風暴中心的許唐成是那麼溫柔,除了自己,他誰都心疼。 我一直對許唐成的媽媽懇求著他「改過來」,在兒子舉步艱難時終於懂自己怎麼勸都沒用、他就是堅持要走那條「道德淪喪」的錯路時,若無其事的收拾著行李對他說要帶體弱的妹妹到南方住的橋段很印象深刻。 許唐成被把自己帶大、給他無盡的愛的母親徹底拋棄了,就因為他愛易轍。 在讀那段時我真的感覺非常不舒服,我能理解許唐成媽媽的不理解,也知她必定也是非常絕望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愛一個人怎麼這麼難啊。 許唐成和家人間撕扯的代入感太強,正因為他的父母半點不特別,所以你能輕易想像到世上有成千上萬對戀人都是被他們最最愛的家人以羈絆為名拆散。故事還能用編造帶過,可同樣的情節搬到現實真的很難硬起心腸忍心看下去,到這種程度我已經受不了了,遑論更甚者。 〈白日事故〉勝在細細琢磨的筆法,也勝在主角們感情見光後尖銳的殘忍,當然還有望不見前路仍心念對方的入骨情意。 在易轍到南極後有一次寫信回國的機會,他寄給的不是想念許久的戀人,而是許唐成的媽媽。 他知道婦人介意許唐成和同性在一起將不會有後代替他養老,於是他在信中寫道,自己定會好好鍛鍊身體,陪他老去,到了萬不得已的那天也會為他送終,照顧他一輩子,直至生命盡頭。 易轍一個寡言的人,笨拙卻珍重的給出了這種承諾。 高台樹色筆下的人物永遠踏實,一旦說愛,便是撞南牆也不回頭;在受盡傷了之後仍舊選擇原諒世界,不念坎坷。 一如許唐成在文末和媽媽說的:「能和他在一起,始終都是我的幸運,我從來沒委屈過。」 能以旁觀視角看他們伴彼此餘生,何其有幸呀。
白日事故
白日事故
高台樹色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