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全一冊)

書籍簡介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是由神經科學家暨靈長類動物學家羅伯.薩波斯基所著的一本跨學科巨作。作者以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與演化理論等多重視角,全面剖析人類行為的根本動因,試圖回答「我們為什麼會做出最好或最糟的行為?」這一終極問題。 .跨學科的全方位剖析:
本書結合神經生物學、內分泌學、心理學、社會學與演化理論,從不同層次與角度,拆解人類行為的多重原因。 .逆向時間解剖法:
薩波斯基以「逆向解剖」的方式,從行為發生的那一秒開始,層層回溯到幾秒前、幾分鐘前、甚至數千年前的基因與文化,解析每個行為背後的生理與環境脈絡。 .神經與賀爾蒙的即時影響:
書中詳細說明神經放電、賀爾蒙濃度等生理變化,如何在行為發生前的短時間內,直接影響我們的決策與反應。 .基因、成長經驗與文化的深層作用:
作者指出,行為不僅受即時生理因素影響,更受到基因、成長經驗、童年環境、社會結構與歷史文化的長期塑造。 .「我群」與「他群」效應:
人類大腦會自動將人分為「我群」與「他群」,這種分類機制促使我們對「我群」展現同理與利他,卻可能對「他群」產生偏見甚至暴力,這是許多社會衝突的根源。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辯證:
薩波斯基主張,人類行為是複雜生理與環境因素的結果,強調決定論,認為「自由意志」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微小,甚至可能不存在。 .暴力、利他與道德的生物基礎:
書中討論暴力、競爭、利他等行為的生物學根源,並指出即使是極端殘忍或極致善良的行為,也有其生物與社會的脈絡。 .人性複雜與希望:
儘管人類有傷害彼此的潛能,作者認為透過理解行為背後的生物與心理機制,我們有機會減少傷害、增進理解與善意。 .寫作風格與可讀性:
薩波斯基以幽默、邏輯嚴密且故事性強的敘述,將艱深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易於理解且發人深省的內容,適合各領域讀者閱讀。 .書評與讀者回響:
本書被譽為「最棒的非虛構作品」之一,內容豐富、視野宏大,對人性與行為的解釋極具啟發性,廣受學界與大眾好評。

5.0
1 則評分
5
100% (1)
4
0% (0)
3
0% (0)
2
0% (0)
1
0% (0)
推薦 1 · 想讀 0 · 正在讀 0 · 已讀完 1